近日,在距宜昌市秭归县城130余公里的磨坪乡柏家坪村一处农家院坝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屋场会”正热烈展开。秭归县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联合秭归县人民检察院,以“严打非法经营 守护烟草安全”为主题,开展“送法进村”活动,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,与烟农围坐一圈,面对面交流、心贴心沟通。

普法现场。
没有讲台,不设主席台,检察官、普法人员与数十名村民围坐一圈,一场有温度、有深度的宣讲就此开启。
“小屋场,大舞台;心连心,法同行。”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开场便语重心长:“乡亲们,种烟是增收致富的好门路,可千万不能因为不懂法,让‘致富烟’变成‘违法烟’!”他随即讲述了一起真实案例:2024年至2025年初,舒某、向某等人在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情况下,长期非法收购、加工、倒卖烟叶与烟丝,涉案金额高达298万余元。案发后,相关人员因构成非法经营罪被依法判刑。
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,一桩桩因法律盲区酿成的悲剧,如同警钟敲响在烟农心头。“原来私下卖烟叶后果这么严重!”“以后可得守规矩,不能图小利吃大亏。”村民们纷纷感慨。
随后,秭归县局(营销部)工作人员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》及其实施条例,围绕烟叶生产实际,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。从种植合同的签订履行,到标准化生产、分级保管的技术规范,再到按时交售流程,每个环节的法律风险和注意事项都被一一梳理、清晰讲解。
“烟叶必须由国家统一收购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收购。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合格烟叶,废弃烟叶、霉变烟叶等同样属于专卖管理范畴,必须全部交由烟草公司进行专业无害化处理。”工作人员特别强调,“请大家牢记:废弃烟叶不是‘私产’,私自转卖无论数量多少,都属违法行为,将依法查处。”

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手册。
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“把房子租给别人加工烟叶,算不算违法?”“违法!为非法经营提供场所、仓储等便利条件,按共犯追究责任。”“到邻县承包土地种烟行不行?”“不行!未经批准跨区域种植属违法行为。”“自家种的旱烟能卖吗?”“可以!未加工的旱烟烟叶不属于专卖品,可在零售终端自由销售。”面对烟农们充满“泥土味”的提问,检察官和烟草工作人员耐心倾听、精准解答,现场掌声不断。

群众在阅读普法宣传资料。
活动尾声,工作人员向每位烟农发放了图文并茂的普法手册,内容涵盖假烟识别、非国标电子烟危害等实用知识。一位老烟农翻看手册笑着说:“这样的普法太好了!以前模模糊糊的事,现在门儿清了,心里也踏实了!”
据悉,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,现场解答咨询20余人次,解决涉农法律问题3个,赢得烟农一致好评。大家纷纷表示,通过这场“屋场会”,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,也加深了对烟叶政策的理解,今后将更加安心、规范地投入生产。
秭归县局(营销部)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与司法机关协作联动,不断创新“屋场会”“田埂会”等贴近群众的普法形式,扩大宣传覆盖面,切实打通法治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,努力在基层营造“知法、懂法、敬法、守法”的良好氛围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。(文/图 傅卫 王怡丹)